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1.瑞讯银行,10万CHF保障,免费公证! 2.盛宝银行,吉利控股,4万多种商品! 3.杜高斯贝银行,FINMA监管,瑞士银行! 4.FXPro浦汇,支持银联存取!

账户充值:充值介绍 淘宝直充:请联系旺旺libopsy WebMoney交流 电子货币交流 银行、财付通 请联系QQ:105360942

联系我们:9:00 - 22:00(工作日) 咨询QQ:120807536开户咨询 咨询Skype:taojin88.com 咨询热线:13522999558

查看: 889|回复: 0

[如松] 知行合一是什么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6-11-1 10:06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知行合一是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,自我认为核心内容或许包括两个方面:
其一,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。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,不能分为“两截”。“知行原是两个字,说一个工夫”。王守仁认为:良知,无不行,而自觉的行,也就是知。
知自然是学习的过程,可是,当今有个倾向,认为读书就可以做到知,这个观点是错误的。
首先,读书的方法。很多人问:应该读什么书?这个问法有些问题。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虽然很多,但重要的就是几本,最主要的是史记、通鉴等。肤浅的阅读方式是作为小说一样去读(甚至一目三行),完全作为一个局外人,这样读书的所得实在有限,甚至皮毛都得不到。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将自己置入当时的时代,去体验、去思考,这样才能有所感悟。也就是说,不要将自己当成看客,要当成一个演员,只有如此才能深入,才能有感悟。比如:前面曾经说过齐国史官的故事,崔杼刺杀了齐国的齐庄公,齐国的史官叫太史,三兄弟都因为如实记载史实而被崔杼所杀,可是,太史家的老四还是这样写:“崔杼弑庄公”。甚至另一位史官南史氏担心太史家被杀光之后,史实无法如实记载下来,也要赶来接班直笔。今天的很多人就很难理解,为什么古人会这样做?因为信仰不同。他们认为与信仰、责任比较起来,生命是次要的。而且古代的读书人很少,史官都是社会的精英,他们有责任维护社会的道统,需要用生命去守护这种道统,他们承担的是对社会的责任。所以,只有设身处地地置入当时的社会环境,才能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(甚至将脑袋当球踢),也更能体验史书中的内涵。如果抱着现代人的观点,只会跪舔,把自己的性命置于信仰和责任之上,自然就不会理解,这样读史书就没有丝毫的意义。
读书的方式,决定所得。读同样的书,有人能悟出思维方式甚至哲学内涵,提高自己的修养、方法论,有所作为,而有些人却一无所得,差别就在这里。
其次,仅仅读书就不是真正的学习。无论你读多少书,都是感性的,所以,读书不能说是真正的学习。当行的时候,会有切身的体会和经历,在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感悟,对自己的方法有一个检验的过程,在不断的感悟中提升、提高。这一过程既能提升自己原来的认知,也能通过一系列克服困难的过程形成更高级的方法,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(这就是自己的方法论)。行才是更高级的学习过程,甚至可以说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。
所以,知与行是一件事,不能割裂。这是任何一个人必须迈过的一道坎,但大多说人一生都迈不过。
知易行难,如果没有行,却说自己已经达到了知,那就完全是一句空话。
很多朋友问:如何建立自己的方法论?如何去学习?我的观点是,上述就是唯一的方法。
越到现代,人们的行动力越差,这是显然的,到今天,夸夸其谈者如过江之鲫,而勇敢前行者却如凤毛麟角,我认为是最近数百年的教育走入了歧途。
满清时期,汉人处于奴才的地位,奴才是没有自信的。一个没有自信的民族,就很害怕失败,面子比里子重要,无论对于什么事情,都会体现出畏首畏尾,懦弱就是形成这种痼疾的根源。所谓宁可不做,绝不做错就是典型。可是,如果你宁可不做绝不做错,就永远形不成真正的感悟能力,也就没有真正的学习,何谈方法论和行动力?
我们是给自己活着,摔一跤就是进一步,这才是人生的旅途。不必担心摔跤的时候别人笑话,那些笑话你的人不过是奴才的属性而已,因为他们没有丝毫的自信,即便一小步都不敢迈出!所以,请你勇敢地前行,这就是我告诉所有年轻朋友的话。过去,也一直在说这个道理,那就是孤狼精神。
只要你勇敢地前行,即便摔得鼻青脸肿,也会远远领先那些懦弱者。人生就是修行,赶紧修行自己,摔倒、爬起来、再摔倒、再爬起来,无论人生是否成功,但都可以保证无憾,人生追求的不就是“无憾”两个字吗?
王守仁为什么强调良知?当一个人内心是光明的时候,他充满的是阳光和正义,这种动力是无限的、信念是强大的,也就根本不会关心别人怎么看怎么想,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良知,也就毫不畏惧地行,自然而然地行。

其二,以知为行,知决定行。
王守仁说:“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工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”。
这里的意思是说,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,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“良知”的功夫。在道德指导下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,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“良知”的完成。
这段话有些生涩。举一个最肤浅的例子来说(自感不太贴切,但想不到更好的),当今社会,商人很多。一般的商人都厌恶风险喜欢收益。其实,不仅商人如此,任何一个人都一样。
商人总有生意伙伴(否则不能成商),有些人就希望将风险尽量让别人承担,利益自己享受。这就是不道德,失去了良知,生意也就无法进行下去,因为,谁愿意和这样的人合作哪?行就只能终止。
如果换个方式去思考,将一件生意的过程进行拆分,每一节都由更熟悉的人操作,享受应该享受的利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,就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。因为从事每一节工作的人,对这一节的业务更加精纯,对风险的控制能力更强、利润率也更高。从这件生意的整体上看,就降低了风险,收益往往也能更大。这里的前提是,从事每一节工作的人,都自愿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风险,只享受自己应该享受的利益。所以,做生意的过程就是道德水平的展示过程。有了足够的道德水平就能够行,行的结果是生意不断壮大。
有些生意人,总喜欢上下游的利益通吃,最终永远是小生意人甚至倒闭,因为任何一件生意都涉及到方方面面,都有风险,个人的能力往往是有限的,这样做的结局也是必然的。而有些成功的生意人,他们往往只愿意享受自己应该享受的利益,甚至还要让出一部分利益,将自己不熟悉的部分让给别人去做,利益和风险也恰当地分给更精通的人,最终,整合了庞大的社会力量,自己的生意可以长久兴旺,发展壮大。这是符合道德准则和良知的做法。
有多宽广的心胸,就可以成就多大的事业,道德与良知是基础。只有如此,才能抑制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私天性,抑制不了这种天性,就会一事无成。
这里的核心还是那句话,为别人着想,最终就会为自己着想,也才能为自己着想。王守仁为社会着想、为人心着想、为黎民着想,最终成为伟大的哲学家、思想家、军事家。

因为不断有朋友问,到底应该读一些什么样的书?到底应该怎么形成、提高自己的能力?自己在未来应该怎么集合这个圈子内的志同道合者(让两个完全不认识的人实现牵手合作,彼此受益),实现1+1大于2?长期以来,都想不出好的办法来回答,所以写下这段话。
但我坚信,只要努力,终会成功。只要实现了思想的交流,一切都是水到渠成。
如松书目:
<如松看人权货币> http://product.dangdang.com/23950476.html
<如松看货币道>http://product.dangdang.com/23708217.htm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淘金吧外汇

GMT+8, 2025-1-3 14:00 , Processed in 0.029339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